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大众传播法规与伦理

解释性报道的客观性问题

2019-04-25 05:52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南方周末》的争议文章如下:

从足球解说员到娱乐圈明星

一个人抵抗体制当然遭人讨厌——对话黄健翔

本质上,黄健翔是电视时代的产物。他依赖足球在这个国度的无上权重,以个人才华一步登天,这与时代欣欣向荣的娱乐产业一脉相承;他作出的选择,和过往大多数脱离央视,脱离体制,彻底娱乐化的主持人,并无二致 

这是黄健翔,38岁,正当壮年,刚离异,有女四岁。不抽烟,不喝酒,仪表堂堂。大部分时候,他是坚强的,外向的,乐观的,审时度势的,趋利避害的。日前,他是一个成功摆脱体制,全面向娱乐化转型的尖锋人物

11月16日,黄健翔辞职。在过去的一周里,这似乎是新闻界、体育界和娱乐圈最热闹的事。

辞职前的头天夜里11点,他对10天内两次约访的本报记者说:“我这样的人能在体制内活到今天,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而这个引发无数争议的男人,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制造了足够多的噱头。

11月6日和15日夜里,黄健翔两次接受本报专访,重新审视“中卡风波”、“解说门事件”,他的个性、他的专业、他的爱好、他的理想;本报记者也大量采访了他的朋友、同事和同行,试图为读者展现黄健翔真实的内心世界。 

进入央视与“中卡风波”

“中卡之战”后,黄健翔就变了,他的热情不在了,在解说中他可以容许自己有三五分钟不说话。

“我们这辈人,基本上没吃什么苦,和大跃进年代的那些人不一样的——像余华的《兄弟》里写的。”回溯历史,黄健翔进入央视,成为体育解说员,可谓是一帆风顺。

“大学毕业后做了三年导游。那时刚毕业,找一个收入高点的工作,带外国团,先解决生存问题,导游收入很好的——那个旅行社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他乐于提及的是,1993年11月的那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的事业的起点,令他兴奋之极,“被录用的那天下午,在雪地里走了5公里,从我们台一直走到了西单……”

黄健翔在1996年解说欧锦赛时突然走红。他的一名同事说,“之所以被大家捧红,被大家传颂,是因为他第一次能够声嘶力竭地喊出比尔•霍夫,喊出那些人的名字,能够表现出作为一个中国解说员的热情。”令人激赏的当然还有他的非科班出身,却以专业的知识,过人的激情大获球迷青睐。

《足球》报资深记者李承鹏的赞誉也许有着某种夸张:“和黄健翔同时代说球是悲哀的。”而同为朋友,足球评论员董路的评判则相对保守些:“只是因为央视在特定的时期,没有一个人比他强。”

“我就是行业标准。”这是广为人知的、黄健翔用于自诩的话。自信、自我,正如他的新书所展示的,一张占据了整个封面的大脸庞,“像男人那样去战斗”,“战斗”两个字是经过放大处理的,挑畔,惹眼。

作为名人他尽量友好。他几次提醒本报记者去看他的书。是的,他尽量真诚了,尽量坦诚了,他走进了某网站办的校园行……这时候他谈笑风生。在著名的清华大学里,他以一个央视主持人的风范,微笑着,提及马约翰先生,提及民族和体育的精神,给莘莘学子们留下亲切、美好的印象。

“他有亲和力,那种邻家大哥的形象……”董路说。

他更是这样的一个人:过度敏感,过度自信,过度防卫。作为一个“名人”,他过度地“表现激情”,面对公众,面对敌意,他不知道如何承担这些口诛笔伐。公众对于有表演欲的男人,往往不留情面。早在2001年,黄健翔就栽过一个大跟头。在“中卡之战”的解说中,他冒天下之大不韪,以一时之愤,当众抨击当时的国家队主教练米卢,激怒了他的衣食父母——广大的球迷,“一夜间,黄健翔成了‘过街老鼠’。”李承鹏不无调侃地说。

辞职前夜,黄健翔对本报记者这样评价那次风波中的自己:活该!

时过境迁,董路认为,“从那一件事来讲,他多半是个失败者。这种失败和成功不是纯粹对与错,而是建立在米卢最终率领中国队出线的情况下。40多年,米卢是惟一带着中国队冲进世界杯的人。”

黄健翔的一位同事说,“从中卡之战后,黄健翔就变了,他的热情就不在了。而在这之前他会非常认真地想每一句话怎么说,怎么拆分资料。我认为,他是伤了心嘛,球迷伤了他的心。他过去非常成功,就是因为把自己想说的,把自己的热情说出来。但结果,所有的人都在骂他,所有的人都觉得他说得不好。他后来就在怀疑,究竟还应不应该这样说,球迷到底想不想看他说的球。他对待足球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解说中他可以容许自己有三五分钟不说话,他可以允许自己犯一些错误,可以允许自己记不住球员的名字了。” 

重提“解说门”

“让黄健翔承认错误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他是个活得很自我的人”

不曾想5年之后,他遭遇到了更大的麻烦。

“凭什么我掏钱买的电视机,我付费的电视信号,要成为你黄健翔个人情绪的发泄场所?……身为体育解说员如此严重偏向一支非本国的球队,这不叫激情,而是叫职业素养不及格。”知名网民和菜头愤然写道。

在今年夏天的世界杯“解说门”事件中,黄健翔的激情解说,引起轩然大波。

一位资深球迷在自己博客上不无讥讽地说,这种发飙事件跟激情关系不大,跟表演天赋倒是关联紧密——他这是“表演过度”。

11月15日的夜晚,北京东城区一家咖啡厅里,他斜靠着身后的红色沙发。我们终于再次谈及那个令他不愉快的、已经有无数媒体问过的相同问题。

“是的,我承认那次解说,是一次‘技术性失误’。”

“还有70%的原因,是事后和张斌做的电话连线,我做了辩解,画蛇添足地说了许多话,如果当时我什么也不说,也许就不会给人添了许多口实,引起那么多人的歪曲……”

“我宁肯是,把名字叫错了,或者把情况看错了。但我犯了一个高级错误。我宁肯只是些口误——这样还能够得到原谅。”

——对澳大利亚队有没有一种不尊重?

——完全没有。你以为我平时说话都像疯狗一样吗?你应该去问一问我的同事,言谈举止,行为,我是什么样的人。

“当时,极度疲惫,极度亢奋,往返奔波十几个小时,几百公里的高速公路,严重地疲劳和透支。体育解说需要高度地集中精神,其实耗能挺大。有时出现类似强迫症的状态,生怕自己忘记了什么。神经兮兮地问,我的手机呢?其实手机就在手里。”

“第一句声音出来,一下子就劈了——疲劳对声音有致命的伤害——你又停不下来。”

——那时候的状态,是否和破裂的婚姻有关?

——我没有想过,也许有关系。那是3月份了吧。很失落。可能一个人的离异,丧偶,或者是父母离世,都会让心情有些负担……

关于“意大利的那些伟大的左后卫们”,对大部分看了十几年球的人来说只是一种常识,其实无须解释。记者说。

这时候,专业人士黄健翔的自我辩解,听起来诚恳并且合乎情理:“足球也带给我痛苦。”董路事后惊讶地说:让黄健翔承认错误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他是个活得很自我的人。

事实证明,董路对朋友的判断相当准确,黄健翔还是没有掩饰自己的骄傲,他补充了一句令人莞尔的话:“一个天才做的事,一万个蠢才都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蠢才提的问题,一万个天才也想不出答案。”

“你可以把他看成范冰冰”

新晋单身男子,在体制内存活,夹着尾巴做人,又张扬个性,当然矛盾重重

经过2001年的“中卡风波”,以及2006年夏天的“意大利激情解说”之后,狷狂的、自我的黄健翔在和公众的交流和对接中,出现了障碍。

正如一些体育记者不喜欢黄健翔一样,黄健翔同样对记者们充满戒心。

在辞职信里他写道:“一些缺乏善意的、以恶搞和滥炒为目的的媒体,始终没有放过我,故意在我身上不断制造各种假新闻,还在我的正常的解说工作里断章取义歪曲捏造,刻意杜撰骇人听闻的所谓独家消息,给我造成极大压力和痛苦。”

黄健翔刚刚和一个记者不欢而散,如果谈及他是否参与赌球,他会认为那个记者“找抽”。他说,有一次,我差点和一个女记者打起来……

作为一个“名人”,黄健翔有他的委屈和逻辑:“你看看章子怡、赵薇、冯小刚、张艺谋,总有人对他们泼脏水。你再看看窦唯所承担的。”他认为,这是媒体在欺负“名人”,拿这些人“开涮”,而“抵抗欺负是天经地义的”。

他已经把自己等同于这些明星,而远不止一个“体育评论员”、一个媒体工作者。在他心里,有着一个无穷大的“自我”,在面对外界压力的时候充满警觉。“如果你不理解他,你可以把他看成是范冰冰。”他的朋友董路说。

这是一个男人的内心世界,骄傲而自我。当成年男人表现“失当”,必然会产生冒犯和对峙。当世界失去耐心,媒体和公众形成了共谋,疏离和敌意产生。过去是体制异化了人,现在还包括媒体。

用朋友的话来说,黄健翔“年少得志,一步登天”。他实际上在这样的一个照本宣科的、要求近于苛刻的体制里面是一个“异数”:不够收敛,过于敏感和骄傲,导致伤害产生和过度防卫。新晋单身男子,在体制内存活,夹着尾巴做人,又张扬个性,当然矛盾重重。“我什么都不怕!”犹如少年疾呼,高声呐喊。有时,他会用别人发给他的短信来宽慰自己:很多人对你表示厌恶,仅仅是因为有更多的人喜欢你。

“解说门”事件之前,他在自己的新书里写道:“在过去几个月,我的生活分崩离析一片混乱,感受到人性的种种复杂与不堪,同时又突然要面对很多的琐碎家常,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都充满了痛苦的挣扎,因而一直十分压抑悲观,甚至有些厌世。”

11月11日,这个光棍的节日,他在博客上,沾沾自喜地宣布,自己和刘德华、金城武等人名列“金牌王老五”,“鼓励下自己”,有些炫耀,有些自嘲。

当亲人也开始反目,因为财产问题对簿公堂,黄健翔未必处在常态之中。他在中央台的辞职信中表示自己接近了“崩溃”,也许只是强调这样的情势以表明自己离去的决心。而实际上,在辞职头天的夜里,他面带微笑,心情愉悦。

    辞职后,他给朋友发短信,欣喜地表示:我自由了。

从此纵身娱乐圈?

在几年前,他就认为体育解说应该是一种娱乐和表演,而现在,他要摆脱这个给他带来极大声誉的行当

黄健翔“自由”后的第二天,网上公布了所谓央视内部的匿名“检举信”以及黄健翔的“回应信”。

媒体的爆炒使得央视和黄健翔事先默契的“低调处理”成为泡影。黄健翔给本报记者发短信说:“第一波爆炒都是假消息,没有真声音。”

一名资深的足球记者说,“如果说今年的世界杯之前,黄健翔只是一个体育人物的话,世界杯之后,他就注定成为一个娱乐人物。这是他个人名气急剧增大的转折点。从一名中产阶级向娱乐明星转化,他现在要做的是,怎么把这些名声转化为财富和地位。”

网易新闻频道的编辑们在制作黄健翔专题时,也在为把此专题放在体育版块还是娱乐版块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黄健翔在接受采访时说,娱乐化不是我的主动选择,不是我的个人愿望所决定的,是世界杯之后媒体的恶炒放大造成的后遗症,我是被动的,身不由己。

某些朋友认为黄健翔是一个血性、单纯、直率的人,而董路认为,“黄健翔虽然在解说中是一个冲动和感性的人,但他在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却很有谱,很细腻。在辞职这个事情上,他肯定是经过认真盘算的,他并不是一个浑不吝的人。他的决定也不会是一时冲动。”

黄健翔说,我们解说的工作,无论干多干少,拿的都是那么多的钱。央视会说,你已经这么有名了,还在乎这点钱吗?可是,当你想在外面挣点钱的时候,他们又要来管你了。

董路说,“他是矛盾的,在体制内小心翼翼地生存。辞职后他再也不必想:我是去解说呢,还是去参加一个活动呢?以后参加公众的活动,是不是还要注意自己央视主持人的形象呢?他也是苦闷了挺久。”

“在‘解说门’事件之后,黄健翔苦闷中也曾经想到过辞职,但央视相对宽容的态度让他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令他心存感激。但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他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娱乐界的新宠!这是他始料不及的,也令他兴奋不已。他过去,有着一些演艺圈的朋友,如华谊兄弟的老板,如孙楠、那英、景冈山,但实际上他并不属于他们这个圈子的。他曾经说过,‘一个足球解说员再出名,充其量只是一个小众范围内的所谓名人。’可是现在机会来了。在娱乐派对上,在赞助商和大众的眼里,他俨然已经是一个明星了。”董路说。

实际上,前几个月黄健翔刚刚经过了一次娱乐圈的热身。

2006年8月开始,黄健翔参加《时尚》杂志“时尚先生”的评选活动并出席相关仪式;2006年10月,黄健翔参加TOM网站的“校园系列活动”;2006年10月29日,黄健翔出席第1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并担任主持人。

“他可能觉得自己还算游刃有余,就打算脱离这个已经开始束缚他的体制和解说工作,正式投身娱乐圈。他辞职只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去处。如果用婚姻来比喻,就是同住一个屋檐下,强作欢颜。现在‘离婚’了,又没有财产和孩子的事情,应该是皆大欢喜的。这和过去程前、曹颖、赵琳、方宏进、刘仪伟、文清等主持人的离开是一样的。”

“你知道他的工资单上是多少吗?3500元。但是你知道他以后出席一个娱乐活动的出场费是多少吗?可能是十几万!”董路说。

11月16日中午辞职完毕,黄健翔说,我先去睡一觉,晚上要参加《墨攻》的首发,要光彩照人。

在几年前,他就认为体育解说应该是一种娱乐和表演,而现在,他要摆脱这个给他带来极大声誉的行当,义无反顾地奔向能给他带来更大利益的娱乐行业了———那绝不是一个体育解说员所能得到的。

“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他投向更适合其发展的娱乐圈的怀抱呢?他都想明白了。以后再也没有人来干扰他的自由了。”董路说,“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辞职这事也很简单,而黄健翔其实也并不复杂。”

要么喜欢他,要么厌弃他

他是电视时代的产物,依赖足球在这个国度的无上权重,以个人才华一步登天

“解说门”事件之后,黄健翔和董路、徐德亮一起说相声,“为着好玩”。自己出钱置装,成功地把足球、把自己开涮了一把。在获得笑声和掌声的同时,也无意中解决了自己的部分公关危机。

“我的辞职和离婚没什么关系,和央视是和平分手。目前我的心情很平静。”黄健翔说,“我的生活很普通。我原来的家已经不在了。早晨起来送女儿去幼儿园,然后看看书上上网,有事出去会朋友,踢球,吃饭;下午接女儿放学,跟她玩;晚上等她入睡了,自己再看看电视;或者有些应酬,也有些外面的活动,比如前一段时间排练相声,周末看球,更新博客……”

他骨子里有着天真、传统、温柔的一面。在讲述女儿的事情时,眼睛闪着光。那天杨晨婚礼,他开玩笑说,哪天我闺女出嫁,真想打女婿一顿。女儿是心头的一块肉呀,怎能横刀夺爱?他每天7点半开车送女儿去幼儿园。每次和朋友打电话,结束语都是,我得睡了,明天早晨还要开车送女儿呢。

这是他的一面,另一面,他从不掩饰一个男人的自负和虚荣。

———你最喜欢的解说员是谁?

———我自己。

———你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吗?

———看不同的心情。

———你觉得自己业务水平蛮高的?

———不对,是最高的,惟一的。

———好多人会认为你恃才傲物。

———恃才傲物有什么不好吗?

作了更多的了解,你会发现,对这个人的评价,毁誉参半。“他把职业上的成功带进了生活,而无视旁人是否接受。”他的一位同事说:“他比较孤傲,不愿意主动跟别人进行交流。你一见他,就会觉得,呃,这人怎么不爱搭理人呢?”

“他的缺点,我也很痛恨。”他另一位同事说,“他有很多的弱点、缺点,非常多,而且很明显,他自己克服不了。如果你要攻击他的话,就很明显,因为就摆在眼前。但是他又能够创造奇迹,在某个时刻,他能够让你记住,能够吸引眼球。就像他的偶像马拉多纳一样,在球场上是无敌的,他能够打败很多对手。要么你就喜欢他,要么你就厌弃他。他不是一个中间派。”

当然关于黄健翔——从不少人的嘴里可以得知,他自负,偏执,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斤斤计较,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很难和周遭人相处良好。而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有谁不以自我为中心呢?他是不会在意这些的。他在意的是:我是一个艺人,曾经是解说行业的巅峰,我有艺术家的敏感气质,不害人,自食其力,孝顺父母,喜欢音乐,崇拜搞音乐的人,对电影、音乐、时尚,都有着自己的品位。他同时认为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难道是因为出过两本书的缘故吗?)

这是黄健翔,38岁,正当壮年,刚离异,有女四岁。不抽烟,不喝酒,仪表堂堂。大部分时候,他是坚强的,外向的,乐观的,审时度势的,趋利避害的。日前,他是一个成功摆脱体制,全面向娱乐化转型的尖锋人物。本质上,黄健翔是电视时代的产物。他依赖足球在这个国度的无上权重,以个人才华一步登天,这与时代欣欣向荣的娱乐产业一脉相承;他作出的选择,和过往大多数脱离央视,脱离体制,彻底娱乐化的主持人,并无二致。

辞职前的那个晚上,他偶然翻开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第202页:“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

他轻轻地说了一句:这个,和我没什么关系吧?(实习生林霞虹对本文也有帮助)

■记者手记

过度防卫与过度阐释 

 一开始,我们可能高估了一个人的坦诚程度,以及一个话题性事件进行深度解读的可能。

尽管黄健翔在足球解说这一专业领域有着出色的成就,但这终究是个人的职业轨迹,他多被提及的,广为人知的,还是他“惹”出的几起风波和争议。谈到这些话题时,与黄健翔的采访往往形成某种对峙,不留下太多对话空间。“因为你们媒体没有(更多)自由去指责监督官员,所以只能敌视富人和名人,拿富人和名人做靶子,给穷老百姓解闷,开心”话都给堵上了———他表现出一种“过度防卫”。

谈话中,他不停地收发短信,传递给记者的信息是:他厌倦这些提问,没有与你进行真诚沟通的可能。可是之后,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黄健翔对本报记者说:全国上万名记者都在羡慕你,你却在问蠢问题。记者的回答:国外一家著名报纸的总编说过,没有愚蠢的提问,只有愚蠢的回答。

而他听不到了。他已经不需要听,因为一切都已经决定好了。第二天一早,他就会办理好所有的离职手续。

黄健翔辞职事件,最终造成了令人瞠目的公众狂欢。黄健翔的形象被定义为“激情”的、为着“自由”而产生的无意识的、微妙的反抗。而央视,作为一个有着国家政治色彩和实际上具有至高影响力的媒体单位,迅速成为了被舆论攻击的靶子,黄健翔成了“反抗体制,追求自由”的符号。

在不断寻访真相的过程中,我们一再发现实际情况和预设的“黄健翔与体制的对抗”并不完全对应,类似“捍卫自由”、“追求个性”等一厢情愿的公众话语,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具体的事件,变成了一种“过度阐释”。黄健翔本身也许无法担当起这样鲜明的符号意义,恰恰相反,他是审时度势,深谋远虑的。他或许有着利益上的考量?

就这样,黄健翔摆脱了央视,摆脱体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娱乐的洪流之中,只不过是再次证明了发达的中国娱乐新闻,已经成为了当前一枝怒放的“奇葩”。(录入:陈利明)

案例访谈

此稿件一出,黄健翔和《南方周末》记者便展开了一场口水战。


       黄健翔博客全文


博客一:


很抱歉我没帮你作成张玉(钰?)


因为我的胃口没那么好。


这是那个名“鸡”的自述。我只能说,遇到这样的报纸、这样的记者,算我倒霉。不幸中的万幸,是我没被她用来实现她作“张钰”(娱乐新闻人物,曾经自爆和导演黄健中上床换演出机会的丑闻:该说明为本报注释)的理想的道具——请大家不要就此问题采访我了,我已经被彻底地恶心了,连苦胆都要吐出来了。到此为止,再搭理她就是抬举她。这不,她的博客终于被某网站重点推荐了。她作张钰的机会快到了。


博客二:


转发董路的文章,引自他的博客。


董路对那个所谓记者的伎俩,已经分析得很到位了。一个宁肯去当“鸡”的记者,请问你除了录音,还有录像带么?


《南方周末》的记者,您采访完了就不认人啦?(以下董路博客内容略去)


董路博客节选


节选一:稿子刊登之前的一天,我连打三个电话,你不接;


稿子刊登之后的一天,我再打你还是不接,只回了条短信,俩字:“何事?”


乖乖!以前听说“穿上裤子就不认人了”的事,我还不相信;不承想现在终于得见了——之前哭着喊着采访我的时候,你怎么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打来呢?


节选二:一个经常做敏感人物稿件的记者,尤其又是一位女记者,想必在实际的采访中有着很大的难度。当我和她聊起这份艰难的时候,她开玩笑地说:“我觉得我还不如去做‘鸡’,好歹做‘鸡’还能挣钱呢!”说完,电话那头的她,自己都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节选三:昨晚第一次看到《方舟子公布中国不良记者名单》(内容来自某博客,在文章中提到了《南方周末》记者吴虹飞),仔细端详,一声叹息……。


 


吴虹飞•反击


吴虹飞暗指:黄健翔不尊重记者


吴昨日博客转帖:另一名记者的采访手记


11月6日晚8点30分,黄健翔把采访地点约在他家楼下的咖啡馆里。


谈话过程中,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埋头,收发短信,面含笑容,偶尔还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旁若无人。其中他接了一个电话,忘我而兴奋地讨论,让他们传看自己刚写的《打小人书》,表情看起来很过瘾。毕,记者试图问及何为“小人书”,笑容收敛,耸肩,无言以对。


黄健翔语速不快,声音偏低,尽管时而还面挂微笑,但是,谈话间却仿佛有堵墙,记者很多问话都会自行弹回来。采访正值黄健翔说完相声,以此开篇。记者提问:你知道玩票吗?票友这个概念知道吗?“知道呀,你不会以为我们不是生活在同一时代吧。有这样的人。”黄健翔的回答令人惊讶。他不止一次进行这样的表述,感觉像一只受伤的刺猬。


除了收发短信,很多时候他的心思也不在谈话上。传递给记者的信息是:他厌倦这些提问。除了厌倦,还有问题的答案只有我知道,任凭你们猜测,我黄健翔坐观事态。


最终黄健翔“翻脸”了。缘起在离婚,因财产分割等问题与前妻对簿公堂。问题一出口,黄健翔的脸瞬时拉下来,他急了,直言对媒体没好印象,没有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也没有职业技能。他还说,因为你们媒体没有自由去指责监督官员,所以只能敌视富人和名人,拿富人和名人做靶子,给穷老百姓解闷,开心。


最后他声明,有的记者想要采访他,都是在网络上进行,也就20分钟。对于记者而言,应该知足了,有这样的机会。毕,黄健翔戴上帽子匆匆离开了。


案例讨论

一  记者与消息来源之间的关系

记者为了获得新闻素材,必须与消息来源进行接触。而消息来源接触媒体,则是为了通过媒体的报道,获取公众的注意力,以其解决一些问题或者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二者的目的虽然有交叉之处,但是我们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其中存在的矛盾。记者对于消息来源的处理可以分为三种,有利处理、中性处理和不利处理。消息来源无疑都希望在新闻内容中得到有利处理,一旦记者进行不利处理,通常引发记者、媒体与消息来源的冲突。

臧国仁主编的《新闻工作者与消息来源》一书曾经谈到过,“即使当时与记者相谈甚欢的受访者,在看到新闻报道后也可能不满意,因为新闻处理的角度与程度与受访者的期待有落差。例如重点不对,甚至受访者认为新闻处理的内容发生严重错误而去函澄清或提出更正要求。当然更有些消息来源认为在某些事上被记者借机修理或被设计陷害,而对记者心怀怨恨或存有戒心。”

那么,记者究竟该如何处理与消息来源之间的关系,才能尽可能避免被其操纵,保持报道的客观公正呢?黄健翔一文,记者事后也曾经发表文章表示,“这个文章,我也不打算丑化他,更不打算美化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记者始终都试图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尽可能摆脱消息来源对新闻内容的控制。

但是,保持独立性不仅仅是一个观念,在操作层面还是需要很多技巧。从上边的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记者所做的报道,仍然有主观判断在掺杂其中,比如文章中说,“11月11日,这个光棍的节日,他在博客上,沾沾自喜地宣布,自己和刘德华、金城武等人名列‘金牌王老五’,‘鼓励下自己’,有些炫耀,有些自嘲。”这句话里面的“沾沾自喜”,就是一种暗示,容易让读者理解为黄健翔其实一直渴望离婚。另外,三幅配图的处理也带有明显的嘲讽和调侃色彩。其中一张摄自“时尚先生”评选活动现场,衣着华丽的黄健翔跪在地上,面有惶恐之色,图下的文字说明是:“我本科毕业,应算是知识分子吧?”再有,“他同时认为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难道是因为出过两本书的缘故吗?)”这个括号里面的内容显然属于画蛇添足,记者的潜台词似乎在说,难道出过两本书就是知识分子么?这里显然有贬抑的成分。

    因此,记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运用有评价意味的形容词,不将自己的主观看法掺杂其间,否则难免对客观报道造成影响。

二  解释性报道的客观性

  《南方周末》的很多文章我们都可以认为是解释性报道,所谓解释性报道,就是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或者影响。与纯粹的客观报道不同,解释性报道因为其主旨在揭示事件发生的原意、意义、影响和发展趋势,作者对事件的价值判断或倾向便会以不同方式显现出来。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解释性报道可以不接受客观报道的约束。解释性报道不仅要求记者如实报道事实,还应该报道事件背后的真相,解释性报道要在更大程度上还原事件的真相。

解释性报道,正是因为不满于纯粹客观性报道的简单而进行的一种更为深入的报道方式,它对于记者实践客观性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记者提供新闻背景,将事件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以及和各种事务的联系中去分析产生的原因,同时还要求全面呈现各方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同时,记者要竭力摆脱自己的主观情绪对于文章价值判断的影响,要价值无涉地报道事件,不带好恶。

《南方周末》的很多解释性报道见报之后都曾经引发争议,其原因就在于解释性报道的客观性问题。我们知道,文章报道的客观性不仅仅在于客观描述事实,同时文章的结构以及对于环境的描写其实都可以带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比如,某报曾经报道一个爱心妈妈的故事,记者写道妈妈正在给孩子梳头,而此时身后的墙上的照片上,也是同样妈妈给孩子梳头的照片。很多解释性的报道都是透过对于文章结构安排以及事实描述手法,表现一定的价值判断。比如,此文章看罢,总让人觉得,那个爱心妈妈在作秀。

因此,要真正做到客观性,就需要记者真正的价值中立,而不是用貌似中立的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倾向性。这种更为隐蔽的价值判断,其实更容易影响读者的看法和判断。

此外,当事记者在采访以后一直拒绝接听采访对象的电话,这也是时候双方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在稿件见报之前进行审稿,其实是对记者采访本身的一种干预,虽然现在记者越来越屈从于这种压力,尤其是采访名人,让对方审稿已经成了一种不成文规矩。但是,事实上,只要记者可以坚持客观性原则,做到忠实记录,就完全可以做到独立采访独立报道。当然,此案例中,作者所做有待商榷,不让对方审稿,也不等于不接听对方电话,沟通是必须的。

【思考题】

1   记者应该如何保持和消息来源之间的良好互动,谈谈你的看法。

2   解释性报道如何做到客观?

3   记者如何尽可能摆脱来自消息来源的控制?

案例分析

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黄健翔报道真实并非不道德

本报2006年11月23日“黄健翔专题”发表后,反响巨大,并引发社会争议。为厘清这一社会争议,“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启动调查程序,对该报道操作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了了解、核实,并依据本报的新闻职业规范标准,进行了认真比照,现形成书面意见,予以公布。

一、报道动机

本报自创刊以来,从未将“搞垮、搞臭某个人”作为报道的目的或终极目的,相反地,本报倡导并实践这样的职业伦理:即使是报道大奸大恶之徒,亦要保护其“作为人的尊严”,亦要发掘其“作为人的复杂性”。

审视“黄健翔专题”的策划与选题管理的全过程,本委员会未发现任何不道德的动机。

经了解,在选题策划与操作中,参与操作的编辑、记者,对作为报道对象的黄健翔在专业领域表现出的水准和个性,基本上都持欣赏态度。

该选题的启动,源于对人物“纯粹的新闻价值”的判断;报道的目的,是想展现一个有个性的人真实的内心,以及他折射出的这个变动的社会的若干现实。本报的报道没有否认黄健翔的个性与刻板的体制之间的矛盾;对他本人,既表达了赞誉性的评价,也表达了一些同事和朋友基于亲身经历给出的负面评语。报道避免了“非好即坏”、“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呈现了人性的复杂,符合本报的认知理念。

二、消息源

本报新闻职业规范要求:尽可能穷尽所有能找到的采访点,以使报道更接近于真实。

从“黄健翔专题”的操作过程来看,采访者采访了大量的消息源,基本事实和基本事实判断的形成,是建立在对核心当事人以及相关人士的充分采访上的。在基本事实与基本事实判断层面,本委员会未发现诸如无消息源的个人主观意见作为报道内容之类的新闻操作硬伤。

本委员会认为,此组报道对黄健翔辞职事件作了本质的还原,在众声喧哗中发出了负责任媒体应有的清醒的声音。这是这组报道最有价值的地方。通过深入、多向度的采访,黄健翔辞职这一个人选择,被发现是“过度阐释”,部分媒体给黄健翔附丽了“反抗体制”、“捍卫自由”等过于宏大的寓意;事实真相用董路(blog)的原话“他辞职只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去处”大致即可概括。

三、技术水准

该报道的采访者采访勤勉,写作流畅,较好地还原了一个焦点事件与焦点人物。但在中性客观方面,略有瑕疵:

1.叙述

本报鼓励作者叙述的个性化,但不能有违新闻技术指标。

该专题的主稿,特约撰稿人在个别叙述中不够克制,掺杂了个人评判,尽管个人评判并未违背客观事实,但如能以更佳的新闻技术予以处理,将更有利于信息的传达和叙述的客观。如“11月11日,这个光棍的节日,他在博客上沾沾自喜的宣布……”,其中的“沾沾自喜”不应以记者之口在主语是“他”的陈述句中出现;再如“他同时认为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难道是因为出过两本书的缘故吗?)”,括号中的语句是不应有的轻佻。对此类问题在见报稿中出现,编辑亦负有重要责任。

2.求证

本报要求采编各环节都需对报道所涉事实进行尽可能多的核实。

在该专题对话稿中,作者、编辑对个别硬知识的求证应更严谨。如“麦克•斯马克”到底是谁,记者、编辑应该摒除采访对象的发音和“是打网球还是打桌球的”的干扰,更耐心地求证。

3.与采访对象接触时的言行

本报向来鼓励采编人员在采编过程中突现个性,并以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呵护、激励采编人员的个性;在突现个性的同时,本报也要求采编人员应以尊重新闻职业的尊严、尊重本报和新闻共同体的价值观为底线。

本次采访者之一的特约撰稿人是一位个性鲜明、自有文风的女性,为了采访的顺利,为了体现亲和,曾有自嘲式的表达,表达内容有触底线之嫌。但本委员会认为,自嘲是一种口语修辞,其内容当或不当,当事各方可仁者见仁,但不应成为事后人身攻击的理由。

四、社会争议涉及的问题

在尽量充分地了解对该专题报道的社会争议之后,本委员会认为,在所有的争议中,对此报道的基本事实——报道对象是怎样一个人,以及此报道的基本事实判断(即辞职事件的本质),都没有基于具体事实的反驳,这也说明该报道的基本事实和基本事实判断并无硬伤。

因此,本委员会着重对牵涉到新闻职业规范的两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1.是否对采访对象的话断章取义?

据了解,采访结束后相关采访记录就发给了采访对象董路确认,并按董路要求进行了修改,其中有两处未按照董路意图修改。

这两处是:“你现在可以把他看成是(类似)范冰冰(blog)(那样的娱乐明星)”;“40多年,米卢是唯一带着中国冲进世界杯的人。(至少中国足球领域里相信一个真理,胜者王侯败者寇)。”其中,括号内文字为董路所加,未见报。

编辑解释的理由是:前一处不照加是为了照顾上下文、保持口语化,且无损原意,又更加精炼。比如“你现在可以把他看成是范冰冰”一句,“范冰冰”在语境中一看就知道是个比喻,就像说“你是雷锋”,读者即知其意乃为“你是类似雷锋那样的先进人物”。后一处是因为董路加上的是一句评述,没有增加新的信息,也没有文意的调整,考虑字数限制,没有加上。

本委员会认可编辑的解释,并认同编辑正当地行使了其对稿件的处理权。但同时提请所有编辑注意:此类不取确认者意图处,应该在发稿前同采访对象沟通、再沟通,力争共识,以免除不必要的误解。

2.采访结束后,采访对象为何联系不上采访者?

经调查,特约撰稿人在采访后因“怕麻烦”,多次未接采访对象的电话,此属事实。

本委员会认为,特约作者此举有违本报新闻职业规范,建议采编中心给予批评,并提请本报所有记者编辑以此为鉴。

综上所述,“黄健翔专题”报道在基本事实、基本事实判断方面没有问题,是一组质量较好的新闻报道;见报稿及作者、编辑在工作中存在某些瑕疵,作为一个素有责任感、公信力的媒体,理应在这些细节上精益求精。此次事件引起的社会反响较大,外界的批评、非议乃至攻击,不管对错、真假,都是我们自省的机会,前进的动力。

南方周末职业规范委员会2006年11月29日

“黄健翔专题报道”的业务分析

使用说明

本案适用范围是新闻记者的职业伦理。